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馮凱)近日,江華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普外科團隊成功為一位91歲高齡患者實施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刷新了醫院腹腔鏡微創腫瘤手術患者的年齡紀錄,術后患者恢復良好,現已出院。該患者因腹部脹痛伴大便習慣改變半年余入院,經腸鏡及病理檢查確診為升結腸中分化腺癌。盡管老人精神狀態尚可,但高齡本身已屬手術高危因素,更伴隨貧血、低蛋白血癥、冠心病等基礎疾病,心肺功能評估其耐受傳統開腹手術的風險極高。
“傳統手術切口大、創傷重,對90多歲老人來說,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可能超過50%。”普外科主任歐文江主任醫師介紹,“但如果放棄手術,腫瘤進展將嚴重影響老人剩余生命質量,甚至危及生命。”
面對這一情況,普外科迅速申請啟動多學科會診(MDT),聯合放射科、病理科、麻醉科、心血管內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重癥醫學科、腫瘤科等學科人員,對患者的全身狀況進行全面評估。經過細致討論,團隊決定在積極糾正低蛋白血癥及貧血的前提下采用腹腔鏡微創技術為患者實施結腸癌根治術,以“小切口”實現“大根治”,最大限度降低創傷。
完善術前準備后,歐文江帶領團隊通過腹部5個直徑0.5-1.2cm的穿刺孔,借助腹腔鏡高清鏡頭精準定位腫瘤,完整切除病變腸段并完成淋巴結清掃。整個過程出血僅約20毫升,用時3小時。麻醉科團隊全程實施精細化管理,確保患者生命體征平穩,術后清醒安返普通病房。
術后第一天,患者即可在床上自主翻身,并開始少量飲水;第三天已能在家人攙扶下下床活動,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現肺部感染、下肢靜脈血栓、心腦血管意外等老年患者常見并發癥,經普外科醫護團隊精心護理,現已康復出院。
胃結直腸癌近年來呈現年輕化趨勢,但老年患者仍占較大比例。即便高齡,只要經過全面評估和精準診療,許多老年腫瘤患者仍能從手術中獲益。近三年來,縣人民醫院普外科通過多學科協作和微創技術創新,已成功為近百位7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實施腹腔鏡胃腸道腫瘤手術,大大提高了此類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
責編:左爽
一審:左爽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